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冬。念。

才一天不見
竟然已開始想念

微涼的天氣在預告冬天的到來
橙色的燈光  衣服裡的熱氣包覆著我

自覺孤單的在找尋與他人的連結
在細數著過往與來日的場景

靜靜著體會著生命中眾人對我的關愛
還有彼此分享的溫度
隱隱的還有一股憂愁

此時此刻
想著如果將心中晦暗的角落都引進陽光
是否會失去一些很重要的東西
如果沒有冰冷的冬是否能仍感到溫度

一方面找尋生命中的光明
一方面又珍藏生命的灰暗

一切的疑惑融入穩定的心跳
擴張 收縮 擴張 收縮
永不止息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幸福不需說服。幸福自己知道。

From: commons.wikimedia.org/wiki/User_talk:Cerveaugenie

自我安慰被渲染上一種自欺欺人的色彩

自我安慰是你所能做最溫柔的事
自我安慰不是自我說服
自我安慰是關心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不關心自己的感受 要誰來關心
如果一個小孩子 跌倒了 都能真心的問「還好吧?」
那自己傷害了 不能等同的對自己說 「我還好吧?」

如果當下不在意自己的感受 認為 成功比感受重要
那麼成功時 也不會有多好的感受

是自己首先忽視自己的感受
卻認為 成功時自己會真的感受良好? 這才是自欺欺人
如果活出幸福 有沒有成功有何重要?
如果不幸福 成功了又有何重要?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我的自傳


  我的父母很特別,父親盡可能的給我最大的自由,讓我能以自己的眼光去發展自己;母親盡可能給我最大的支持,讓我能走向想要嘗試的事物,並提供給我很多支援;姊姊的個性跟我之前很像,有個理性的頭腦,卻又對於非正規的內涵抱持著開放的態度。這樣的家庭陪我至今。


    我的個人學習從工程/科學開始,從一個客觀的方式來討論、探究知識與現象,後來發現這樣的形式對我來說無法融入生活。於是興趣開始轉向這個世界,對於一家公司如何經營,如何可以功成名就產生興趣,於是開始在學校學習經營管理,一年後對於在學校內知識的研究感到厭倦,了解到學術的學習應該以經驗為基礎。於是進入軍中,在軍中學到很多非常根本的東西,做人的態度、做事的方式,了解到沒辦法做好細瑣之事,絕對無法成就大事,因為大事為整體的畫面,而小事則是過程,過程決定結果。

    接下來進入社會,在世界公民文化中心裡由四個人組成的小組要完成一個規模很大的論壇,一樣的是決定於過程有沒有做好,另外也學到了信任,因為一件事要成,要依靠著共同而不是個人的努力。全人與慧群育德公司是同一個老闆,只是後來轉型,都是從事教育的實務,實踐教育理念,而其中實際的參與經營管理,在工作期間還有在生活中無數的事件,都成為教育我的素材,體悟了開放的心胸、自省知足,還有生命平衡、創造力的原則,不斷的了解、認識自己後。最終了悟了,認識自己就是認識世界,可見的不可見的融而為一。現在我是自由。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創造生命 part_34 傾聽與表達

我發現我寫第一次的時候(表達一),有些人不懂,於是我再寫一次,就寫了(表達二),以示對照 :)  如果有完整看完的朋友  可以在留言跟我分享哪一個表達比較好懂嗎?  謝謝:)

表達一:

        有時候大人看到小孩子在馬路邊玩球,會覺得不解,為什麼都不注意安全呢?對小孩子來說,他沒有看到危險,只知道自己想要在那邊玩。這時候怎辦呢?覺得這世界沒救了,還是跟那孩子分享怎樣玩的安全。


        有很多大人也玩著自己的遊戲,不知道這樣子會害人害己,那個「壞人」遠在天邊也就算了,如果近在眼前,我們該怎麼辦呢?給他一個名稱「壞人」就草草了事?

        以自己認定的態度來表達而不在意人是否看得懂,或不在意別人的理解能力是一種傲慢。終極來說,沒有別人,只在意自己的表達與理解是一種聚焦,聚焦在無限的自我中很小的那一部分,世界在無限的「我」中,而非倒過來的。

        在理解別人的態度與配合別人的態度  這界限要怎麼區分

        你的心知道  傾聽祂  你的心知道  傾聽祂

        這句話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

表達二:


我想說的是 有些人不是壞人 只是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會造成什麼後果 可能只是活的不快樂想要做點什麼讓自己滿足 可是造成人的傷害 反而讓自己更不開心 又要武裝自己 惡性循環

…接下來的話 ...是說 其實只是每個人的焦點不一樣 有人焦點是錢 有人是xx
而有人心胸比這個世界還大 比方說佛陀之類的 就會發現萬有一體

而這有一個過程 在小焦點變大焦點有一個過程 有時是靠修行 慢慢把自己的認同收回 導向更大的部分
有時叫頓悟 可能在一瞬間 就不再執著自己那小焦點

那如果表達的同時能夠理解他人 有時候 依他人的能力而調整自己的說法/態度 跟在配合別人 這兩件事是很難分的 可是 自己的心 有本具的知曉(佛性/基督意識) 是知道自己在幹麼的 是不會落入迷惘的 所以要傾聽自己的心聲。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創造生命 part_32 當下

http://www.qe2foundation.com/en/home/


感謝「當下的力量」的作者,已經把當下的重要性讓許多人知道了。

要講當下我想有兩個前提要先講。第二:時間不是絕對存在,第一:當下跟時間沒有關係。

我以一個比喻來講「時間」:
        想像一片無限的草原,大家在上面漫步,然後突然有一群人突發奇想,我們用樹汁來標出一條線,然後我們從頭走到尾,再來分享延途看到什麼。那麼一群人就走上去了,開始延著線走,路上大家左顧右盼,有些人在開頭有看到白花,有些人沒注意到,而中途的大樹森幾乎每個人都看到了。
        大家都走完全程後,一起來分享一路上的心得。大致上彼此描述的風景,可以組合成一個不矛盾的全像,然後他們取了一個名字,這短短的遊記叫「這一世紀」,而地上那條線叫「世紀線」。


然後,在這個比喻裡,時間是什麼呢?
時間是他們所同意的「協定」,這協定內容是「我們都延著這條線走,而且是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時間僅僅是個概念而已。
以當今社會來說,一個適合的類比我想會是法律。

法律存在有個前提,有人同意它存在則法律存在,想像一下,跟五千年前的古人說,「依據刑法第幾條,你不得殺人,不然你會怎樣怎樣。」,對古人來說這樣說法是毫無意義的,不是因為古人道德低落,而是刑法並不是你跟古人的共識。

那麼,存在依靠著某人的同意,如果某人不同意,那東西就不存在,你會怎麼稱呼「那個東西」。概念?假設之推論?或者用我的說法:幻覺。

再講一個我虛構的故事:
「有一個人得了某病,頭腦壞了,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人影,大家說他瘋了,叫他瘋子,可是他好像又無害,沒把他關到瘋人院。

結果,有趣的是,那病是會傳染的,漸漸的,瘋子四周有一些人也得了那病,於是現在情況是,有一群人看到那人影,喔,這群人裡面不乏學者專家,現在這些人不叫瘋子了,叫有特殊能力。  

故事還可以繼續,漸漸的,幾乎全球人都被傳染了,只剩一些與世隔絕之人,沒有這種現象,而那些正常人,被大眾認知為「官能失調者」,因為他們竟然看不到那些可以在空中行走的人影。」  好吧,歡迎來到地球劇場。

「你可以說,法律沒有一個人承認就不會存在,可是時間耶。你在說的是,過去並不存在嗎?」

我在說的是「過去存在,如果有你的同意的話。」
我並不是說「過去發生的事」沒發生過,或都是假的。

這裡我想我有困難了,讓我試試。如果我同意我的左邊的景物叫過去,右邊的景物叫未來,而中間的那條線叫現在。而我的眼睛限/協定,「只能從左邊掃到右邊」,所以我依序看到了衛生紙、電腦、書,隔天我找個人在同樣的地點,再試一次,一樣從左到右,會看到一樣的東西衛生紙、電腦、書。

那麼如果我不限/協定,要從左掃到右,就無所謂過去/未來,而衛生紙、電腦、書,當然也還存在,而且是「同時」存在,而那個不分左中右邊的即是當下。

當下不是夾在過去與未來中間的一個小片段,當下即是那片草原,當下包含了過去、未來、現在,卻又比那更多,當下是無所限的無限,當下亦可稱「空」。

創造生命 part_31 吸引力法則

http://www.zonego.com



以前我一直不太喜歡吸引力法則,我自評以為是因為那感覺起來很勢利,好像是用來吸引錢或什麼好康的。

再後來一點發現其實,對錢本身太過在意才叫勢利,錢多錢少也沒什麼不好。我想到維摩詰經有一段,
記憶中的大意是「
天女散花到佛陀的開悟弟子身上與在場的一些菩薩身上,花落到菩薩身上即落地,而落到開悟弟子身上就附在身上不落下地,弟子們用手、有的有神通的用神通想把花散去都辦不到。

後來天女問舍利佛(弟子名),為何想拍落花?
舍利佛:「此花不如法(我想是佛法),是以去之。」
天女說:「不要說此花不如法,此花本身無所分別,是仁者自己有分別的想法。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是不如法(如是指如同/遵從/順著的意思),若無分別,是則如法(才是呼應法/與法相應),看諸菩薩花不著身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這裡補充一下個人意見,「人無我」即可稱開悟,用現在說法我想是「小我融入大我」,而開悟者還未必到「法無我」,法無我我印象中是於一切法(念頭、思想)已自如自在。所以弟子們雖然沒有「我執」了,卻還有「法執」。)
所以之前我還是對錢有所評判。

其實我本來只想寫兩句的,想不到變出那麼多句,下面幾句是接開頭幾句的。

剛剛我突然領悟到,原來我之前不喜歡吸引力法則,是因為,我以為吸引力法則的運作是「用想法與情感在未來投射出一個狀態,讓自己可以走向那狀態。」
其實是「當下的狀態,不論那是什麼,會把過去或未來在可能性中有類似的狀態的東西,拉向當下此刻。」

講到當下此刻又有一大堆想講的,那就先這樣吧 :)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簡單的邏輯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不知道什麼是對自己好的,也不會知道什麼是對別人好的。

人有一個急切性,在分享自己所知的,讓越多人認同越好。
所以每個人都急於給建議,而不在意那建議是否真誠、是否出於內心
反正,管他的,反正越多人信就越有說服力,就越合情合理,然後,就可以站在旁邊說,看吧,我是對的。


人說自己是會思考的,實情是,很少人真正在思考,大部分的人的方式只是把聽來、看來的東西,整理後再轉達。「喔,依據某某研究,所以你該吃這個,而不該吃那個。」,「喔,依據某某聖人說的話,所以你該這樣想,這樣的態度而非那樣的態度。」。

首先,有兩點我想提出來:第一,自己是否是那建議的受益者?第二,你的觀點是否是全面的?

一個人說自己是健康專家,有時候,只代表了那個人「常常注意與健康有關的資訊」,注意這樣的危險性,每個資訊或實驗或表態,都反應了一個特定的情境的一個特定的因果關係,簡單的事實是,情境不同因果關係也會有所不同。

「活在當下生命自在」、「生命的喜悅來自於能放下」,這些話本身什麼都不是,這些話的真實來自於實踐中。反問你,你的生活自在嗎?你的生命喜悅嗎?如果你自在又喜悅,這些話根本不用說,因為我看得出來,然後,我向你請教,於是你能分享,以言語的形式、以行動的形式展現,那麼,你說的話出自於你的真實,所以,我可以拿來參考。不然,那只是覆述,而覆述連鸚鵡都會。

吃素很健康的前提在於,其吃的食物是均衡的,並與其生活形態是配合的,不然把吃素的信條死守的結果並非是健康,而是失衡。那麼,一個人可以說,「我這幾年的生活是這樣,我吃了哪些非肉類食物,我心境時常平和,我認為我的飲食習慣對我有助益,因為你看,我有一定年紀了我還是很健康,這是我的經驗,與你分享。」,這是一個中肯的建議,而建議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提供了一個參考的脈胳,在我自己的經驗中,我能比對。

關於第一點我想說的是,經驗優先。

這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個真正封閉的系統,為了方便,可以用有限的角度去分析它,卻要清楚的知道,這樣得出的觀點是片段的。

在深山裡獨自靜修的人,並不是真的與世隔絕。在大城市產生的廢氣,或多或少也吸入了獨修之人的口鼻之中,臭氧層破洞,直接的陽光一樣照在獨修之人的皮膚上。

面對一個不斷交流,不斷變化的情境,每個心智都會感到無所適從,因為心智從本質而言就是以特定的面向來看待。於是乎,一個方案誕生了,「讓我們做些區隔,處理我們能處理的部分,而不去看那例外情況,然後,從有限的部分慢慢累積我們的經驗,然後漸漸的有限的部分會擴大,我們也會在可以接受的速度下擴展。」看起來合情合理,卻是完全的錯誤。

從第一點把部分與整體區隔的動作,就確定了那部分是不全面的,是片段式的。而從不全面的觀點建立而起的架構,就註定了不全面,就註定了有偏差。「那我們再慢慢調整啊」,理性來說是這樣沒錯,可是一旦我們認定是對的事物,就已經把自我感投注其中,改變認定是對的事物就如同要改變自我,而願意讓自己被改變需要很大的勇氣,或者說開放的心態。

從一開始就以開放的心胸去面對生命,或是以勇氣去開拓視野,那麼生命就是全面的,就是流動的,就是順應「道」的,「道」不是某種無形的理念,也不是某個至高的神靈。道就是一切整體,而開放的心胸不是讓人順應「道」,而是開放的心胸讓人就是「道」。

關於第二點我想說的是,開放的心胸即與整體合一。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夢境與真實

http://www.cvchina.info/
我在叢林中醒來,四周鳥語花香,有點潮溼卻帶著一股清新。
我放眼望去,植物們在顫動,像是被認出來而在打招呼。
我不知道這裡是哪裡?也不知道怎麼到這裡來的。
我想這些也不重要,看著生機盎然的叢林,我也了解到自己也是一樣活生生的。

蟲子鳥兒在叫,我聽不懂那語言,卻聽出那自在。
「嘿,我們活生生的唷。」像是在這樣說。


接下來我要幹麼,我不知道,我猜那也不重要。


我躺下來,聞到土地的味道,感受到土地的支持。
生命流過我又流出,聲光色味成為我內心的低語。我融化了?還是本來就在我內,只是我誤會了,以為是在我外?

我是誰?那也不重要,那在此時此地好像沒有一點意義。我只知道,我活著所以這一切存在。活著本身是單純的,隻字片語都嫌多餘。

真是一片神奇的叢林,一切彷彿不斷的變化,於是我知道什麼都沒變
這麼矛盾的論述在這裡我卻覺得合情合理。

風吹起,然後風停止,然後又吹起,我了解風從來就沒有真正停過。
雨起了,我沒想過要避,為什麼要避?
天黑了,天亮了。

然後,我往上方飛去,或是世界往我下方移動?我真的動了嗎?
叢林漸漸變小,變成我下方的一點,然後,變成像地毯上的一小點,整張地毯無邊無際的展開,就這樣不斷不斷的展開,喔,我想這不是個圓形的星球,我看到遠處,然後還有更遠處,就這樣無邊無際。

我看不到我自己所以我看到我無所不在。

我是在作夢嗎?如果這是作夢那醒著又是如何?
我是醒著嗎?如果這是醒著,那何時我又在作夢呢?

然後,這也不重要了,不重要了。

我活著
忘了死亡

我念記著死亡,於是死亡向我進逼。
景色變了,沒變的,還是沒變。
沒變的不是真理,沒變的叫死亡。